法学院

法学院举办“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辅导讲座

作者:马睿宇时间:07-01

        为切实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助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6月26日,法学院组织开展了“研究生论文写作辅导讲座”,特邀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文华教授担任主讲,2023级及其他年级研究生听讲,法学院副院长董念清教授主持讲座。

        董念清副院长在开场中结合学院近年研究生培养方案,强调论文写作是“毕业硬指标”。他指出,学位论文需经历开题、外审、答辩、毕业后抽检“四重考验”, 往年部分同学因论文未通过外审或答辩错失工作机会,更有甚者因抽检不合格被撤销学位。他希望同学们论文写作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尽早规划。

        王文华教授发表了百余篇论文,3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多次获中国法学会、最高法等单位的学术成果奖,指导了近百篇本、硕、博学位论文,2021年被评为“北外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她结合法学前沿与指导经验,围绕学位论文“选题、资料、方法、结构、论证、结论、格式”等七大核心环节进行了系统讲解。她强调,论文选题的首要问题是问题意识,选题要具备法学属性、时效性、关联性、必要性、可行性、创新性,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实践为导向,避免宏大叙事;资料收集要注意平时不断积累,拒绝依赖AI,优先使用权威论著及中外文权威法学数据库,尽可能穷尽中外相关文献;在研究方法上,若采用案例分析,须区分个案与类案,若进行比较研究,不仅要进行制度文本比较,更要深入制度背后的社会背景、功能逻辑研究;在论文结构方面,文首应“开门见山提问题”,全篇得像是一篇学术论文而不仅仅是翻译资料堆砌;论证必须实现逻辑自洽;结论须稳妥可行、经得起推敲,避免“伪创新”;格式必须严谨规范,最好熟读《法学引注手册》,认真按照学校及学院的要求调整格式,经得起外审、答辩评审及倒查。

        在互动环节,王文华教授就同学们的提问逐一作细致解答,气氛热烈。

        董念清教授总结说,王文华教授所作的本次讲座内容全面,讲解深入,既有方法论指导,又有多个“雷区”风险点提醒,为学生厘清了论文写作中需要注意的一系列关键问题。他呼吁同学们要尽早与导师沟通选题、合理规划时间,将“问题意识”“规范意识”贯穿写作全程。同学们表示,此次辅导解答了学位论文写作中的心中诸多疑惑,增强了论文写作的信心,将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投入论文写作,力争写出高质量学位论文。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