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

律海扬帆辩春秋,法槌声里绽风华——法学院研究生模拟法庭活动成功举办

作者:孙梦宇时间:04-15

        2025年4月14日下午,法学院研究生刑事模拟法庭活动在国内大厦703模拟法庭教室成功举办。

        此次活动由法学院主办,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数科律师事务所北京办公室管理合伙人、商业与高净值私人法律事务中心主任乔木律师,模拟法庭课程教师徐隽颖,以及法学院2024级法律(非法学)专业的全体同学参与。本次模拟法庭案件围绕“安金刚诈骗案”展开,呈现了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之间的界限问题及“捞人”骗局的双重法律挑战。

        法学院2024级法律(非法学)专业全体学生参与了本次模拟法庭,通过角色扮演,分为审判组、公诉组、辩护组。控辩双方对安金刚是否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展开了激烈辩论。辩方提出被告人“主观无非法占有目的”的抗辩,而公诉方则通过详细的证据链,揭示了案件背后的诈骗本质。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刑法条文的理解,还提升了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敏锐度。

        乔木律师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同学们对角色的理解与准备非常充分,庭审过程中,公诉方与辩护方双方的表现都很专业。乔律师特别对辩方的逻辑推理与公诉方的证据呈现给予了积极肯定,并建议同学们加强庭审技巧,注意庭审时的措辞和心态,尤其要加强对神态、语气和肢体语言的运用。

        徐隽颖老师则回顾了模拟法庭课程的学习成果,肯定了学生们的进步。她表示,尽管同学们在正式场合使用法言法语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但从初学时的稚嫩到如今的游刃有余,已显示出了扎实的法律功底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本次活动是法学院落实法律实践教学、培养法律人才的重要举措,得到了法学院教工党支部、法律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团总支和研究生会的大力支持。模拟法庭教学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教学体系,使法学教育更加贴近实际,有助于缩小学术研究与实际法律工作之间的差距;学生们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与能力将为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