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

企业“走出去”的法律风险及防控研讨会在北外举办

作者:时间:11-17

        11月15日,“企业‘走出去’的法律风险及防控研讨会”暨北京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研究会2025年年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研究会、北京廉政法治协同创新基地联合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辽宁大学法学院、《理论探索》杂志社、《江西社会科学》杂志社共同承办。

        开幕式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书记、辽宁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燕龙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院长丁相顺、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靖、司法部国际合作局原副局长张晓鸣、北京市法学会《法学杂志》副主编程绍燕、辽宁大学法学院院长路军等分别致辞。

        丁相顺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在全球治理体系和经贸规则加速重构的大背景下,企业出海的态势更加明显。机遇与挑战相伴,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企业带来机遇,与此同时,企业在陌生环境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日益凸显。部分企业因不熟悉域外法规、无法开展有效的法律斗争,造成正当利益受损。对此,应当深入开展区域国别法律研究,大力培养具有实战技能的涉外法治人才。北外法学院正聚焦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计划在“十五五” 期间培育一批精通多国法律、熟练运用多语种执业的专业人才。希望通过深化区域国别法律研究、强化人才培养,提升涉外法治服务水平,助力企业安全“出海”。

        学术论坛环节,由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柴荣,山西省委党校报刊副社长、《理论探索》副主编杨在平主持,工信部国经中心经贸法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郭成龙,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二级教授韩轶,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电子商务与网络犯罪研究中心主任王文华,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袁彬,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张玲,南昌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晓农等专家先后作主旨发言。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北京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研究会副会长王贞会,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邹龙妹,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奚玮等对发言内容进行了深入与谈。

        王文华教授聚焦于中国企业“走出去”遭遇的法律突袭及应对,她指出,规范层面遭遇有罪推定、地方借故生非进行法律突袭,以及案外因素复杂是当前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且尽职调查和法律服务能力存在短板。为应对此风险,她提出四点核心方案:一是坚持法治化应对,通过法律机制避免问题激化;二是推行专业化应对,聘请专业团队并建立行业标准操作指南;三是采取类型化、有序的应急响应;四是强化内部协调和外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并将企业经验教训进行共享,同时加强涉外人才培养。

        企业家论坛环节,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北京“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会副会长米良主持,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副会长窦云鹏,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法务总监李彦宏,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主任、法务总监王立东,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法律合规部三处处长杨晓鹏等结合各自企业在境外项目落地、国际贸易摩擦、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实践经验与法律应对作了主旨分享。泰康保险集团法律合规部副总经理张大巍,国家电投集团党组纪律审查中心专干朱光亮等参与交流研讨。

        “实务论坛”由《江西社会科学》副主编叶萍、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检察官白泉旺共同主持,围绕涉外法律实务难点与对策展开了深入探讨。会议对年会优秀论文作者代表进行了表彰,北京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研究会秘书长杨超主持闭幕式,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主任记者唐亚南、北京乾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明致闭幕辞。

        来自司法部、工信部、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北京市法学会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辽宁大学、南昌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相关机构代表出席会议。与会嘉宾围绕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法律风险识别、跨国合规体系建设、涉外企业权益保护、国际化法治营商环境构建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交流,共商推动企业安全稳健“走出去”的有效路径。与会代表表示,本次会议研讨深入、成果丰硕,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与会嘉宾充分肯定了北外法学院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做出的成绩。北外法学院也将以培养更多精通各国法律,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本领的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为己任,培养出一批拥有中国法律执照、熟练运用英文执业,并精通101种语言表达的法律体系的涉外法治人才,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有效防范法律风险做出北外法律人的贡献。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