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与北京观韬律师事务所共建“实习实践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圆满举行。法学院院长丁相顺,团总支书记刘时剑,学生代表景潇、姚婷婷,以及北京观韬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孙韶松、执行委员会主任战永红,执行委员会委员陈晓窗、刘大刚,金融创新部合伙人崔相伟,诉讼部律师周倩,人力资源部主管李念,共同参加了签约仪式。

孙韶松主任首先对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学院选择与观韬共建签约表示衷心感谢,并简要介绍了观韬的发展历程与业务领域。他提到,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法律服务亟需具备国际视野与人文关怀的复合型人才。随着观韬全球化战略布局的不断深化,涉外法律服务日益增多,对多语种人才的迫切需求也随之凸显。特别是在服务企业出海业务中,小语种法律人才存在显著缺口。观韬期望与北外法学院加强合作,共同探索“小语种+法律”的贯通培养机制。孙韶松主任对北外法学院的人才培养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此次共建实习实践基地是双方深化合作、共育法治人才的重要举措。观韬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北外法学院的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平台和实践机会,助力培养高素质的法治人才。

丁相顺院长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办学特色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他指出,北外法学院依托101种语言优势,致力于培养“语言+法律”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学生在扎实掌握中国法基础的同时,兼具多语种能力,尤其在国别法研究领域形成独特优势,能更好地适应涉外法律实务需求。丁相顺院长强调,与观韬这样全国领先的律师事务所建立合作关系,将有力推动学生实习实践与就业对接,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有效衔接。

之后,双方举行签约暨揭牌仪式。丁相顺院长和战永红主任签署合作协议,并共同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实习实践基地”揭牌。

此次共建合作关系的达成,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入崭新阶段,将有力促进校所资源的共享。未来,双方将继续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务研究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培育兼具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专业本领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助力国家涉外法治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